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0474-2272249

陶瓷纤维板/硅酸铝纤维板

石化行业景气度或将回升

来源:极速体育极速体育直播NBA季前赛    发布时间:2024-03-16 13:35:07

  图1:7月25日起,仪征化纤合纤三部员工开始生产竹炭中空纤维,这是该部今年以来继批量生产10多种新产品之后的又一新产品。目前,仪化功能性短纤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 刘玉福 摄

  图2:扬子石化一批准备出口到非洲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产品正在装车出厂。截至7月下旬,该公司今年EVA产量同比增长73.7%。达 军 摄

  7月26日,25吨出口日本的对硝产品在南化公司有机区灌装现场装车。南化公司销售中心从设置专业存储罐、制定品质衡量准则等措施入手,抓牢市场机遇,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裴 昱 方亚男摄影报道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对石化产业而言,快速地增长时代、大基建时代已过去,加之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世界石化产业链重构加速,石化产业遭遇了原料和产品价格同步下滑、疫后恢复没有到达预期、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不振等新的困难。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加固,需求逐步恢复,贸易活动充满活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下半年有望扭转困难局面,开创一个全行业整体回升,带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信心提振的新局面。

  2023全国石化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传来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风险挑战很多,压力很大;好消息是最困难的日子或将过去,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下半年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将带动石化行业景气度回升。

  行业企业如何“过好”下半年?未来的机会在哪里?8月3日,800多位行业人士齐聚郑州,探讨寻找答案。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原料和产品价格同步下滑、疫后恢复不及预期、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不振……上半年石化行业困难重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用“三个双下降”来描述上半年石化行业运行情况。一是收入、利润“双下降”。上半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6万亿元,同比下降4.4%(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9%);实现利润总额4310.9亿元,同比下降41.3%(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4%)。石化全行业收入、利润“一升、一降”的年份居多,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的效益是互为因果、一般情况升降是反向的。而今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双下降”且降幅都较大,实属罕见。二是进口额、出口额“双下降”。根据海关数据,上半年石化行业出口额1620.6亿美元,同比下降5.6%(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4.6%);进口额3143亿美元,同比下降8.7%(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7%);全行业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6%。三是产品价格同比、环比“双下降”。产品价格下降是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中最明显的变化。6月布伦特原油均价74.7美元/桶,当月同比下降39.6%、环比下降1.2%;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5%,化学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9.4%;6月重点监测48种无机化学品的市场均价同比下降有44种,占比91.7%,环比下降有39种,占比81.3%;重点监测的72种主要有机化学品的市场均价同比下降有68种,占比94.4%,环比下降有66种,占比91.7%。

  为什么上半年会出现这么多的新矛盾和新挑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认为是受内外两种因素交织影响。

  从外部因素看:一是全球性通胀居高不下,高通胀导致欧美地区消费能力不足、投资乏力,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影响我国产品出口。二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仍未走出风险区,全球经济大幅衰退,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三是国际环境局部冲突溢出效应显著,对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以及粮食、化肥价格都带来巨大冲击。

  从内部因素看:一是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对石化行业下游需求不足,导致多种化工品市场需求急剧缩减、库存持续增加、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严重受限。二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化工企业成本大幅上升,产品竞争力严重削弱。三是产业结构性影响凸显,大宗石化产品和基础化工原料在石化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只能依靠价格战来维持,在普遍过剩的局势下,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今年也许是石化行业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但绝不是最差的一年!”傅向升认为,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两年保持在1.1万亿元以上的历史高位,这是石化行业在特殊的历史年份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按上半年全行业营业收入7.6万亿元、利润4310.9亿元,收入利润率5.67%来谨慎推算:全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4万亿元、利润额高于8000亿元,收入利润率5.71%。营业收入高于“十三五”期间的全部年份,利润总额和收入利润率保守估计高于“十三五”期间的3个年份。因此,“今年不会是石化历史上最差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也存在“三个双增长”因素,这或许预示下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将持续整体好转。

  第一是多数产品的产量、消费量“双增长”。第二是原油产量、加工量“双增长”。上半年原油产量1.05亿吨,同比增长2.1%,原油加工量3.6亿吨,同比增长9.9%,这是在去年上半年原油加工量下降6%、去年全年原油加工量下降3.4%的情况下出现的增长,侧面反映了市场、交通运输在恢复,经济正在恢复。第三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投资“双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0239家,同比增加1739家,这是自2011年国家统计局调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新标准以来,12年后首次回到3万家以上。上半年石化领域投资继续大幅增长,化学品制造领域投资增长13.9% 、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投资增长22.4%,均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幅。

  “今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市场需求还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调整完善,为全行业提振信心、回稳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李寿生指出,当前行业下游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随着地产、汽车、家电、纺织等市场修复回温,不少大宗石化产品价格开始回升,行业主动去库存有望迎来尾声,行业景气度将快速回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5.6%,同比有所加快,行业生产运行平稳,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成为稳定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随着稳经济政策组合拳陆续出台实施,深化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下半年工业制造业有望保持恢复向好的态势。”何海林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纾困培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石化医药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产业高端化绿色化稳步向前,一批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下半年还会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拉动石化行业平稳发展。商务部外贸司能源资源品贸易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我们国家的经济韧性强、市场潜力足,外贸仍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石化行业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在2022年能源资源领域进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外贸政策的落地,也将帮助企业纾困。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遇到了新的困难,也透射出一些新的特点,为确保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求进的总目标,下半年应聚焦以下五项重点:

  一、 安全生产一刻都不能放松。今年以来安全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上半年化工企业发生的两起事故造成的伤亡、损失以及影响都较大。小事故时有发生,时时提醒我们,安全生产一刻都不能放松!

  二、 “现金为王”是应对困境的“生命线”。在经济下行时期,市场需求不旺,企业效益下滑,更艰难的甚至出现经营亏损局面,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好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战胜危机、度过困难时期的“生命线”。在“压库存、减应收”的同时,重点是“两个管好、一个审慎”。“两个管好”是管好应收款、管好银行贷款,“一个审慎”是审慎决策扩张性投资。

  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当经济下行时,跨国公司全员节约开支、共度紧日子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疫情发生以来,很多跨国公司都在节省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及差旅费用,严格审批跨国、跨时区公务开支,甚至取消了原来出行坐商务舱的待遇。可见,跨国公司尤其是很多百年以上的跨国公司应对危机有着具体的措施和丰富的经验。

  三、 产能过剩的警钟已经敲响。大宗基础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已预警多年,今年是世纪疫情过后的第一年,经济的重启和复苏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一定要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再回到“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来,不能再回到“重速度、不重质量、拼投资、拼资源”的传统思路和模式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机统一起来。

  四、 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是应对困境的重要举措。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和智能工厂、智慧化工园区的试点示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不仅能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而且可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水平。

  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传统产业向原料与产品的生物化转型。也就是生产石化产品和材料由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向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转型,生产石化产品和材料的工艺过程向生物技术转型。欧盟《工业生物技术远景规划》预测:2030年生物基原料将替代6%~12%的化工原料,30%~60%的精细化学品将由生物基获得。常见的如生物质乙醇脱水制乙烯,进而获得有机化学品和聚乙烯等聚合物。传统石化领域的生物化转型,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炼油企业向原料轻质化和“减油增化”转型。原料轻质化的典型代表一个是以轻质原油为原料直接制化学品,另一个是烯烃原料轻质化的乙烷裂解制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和混合轻烃制烯烃。这样的转型一方面是工艺流程短、收率和纯度高、产品成本低、过程最清洁,另一方面是在成品油市场已饱和或显现过剩的状态下,多产烯烃,进而多产有机化学品、高性能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使炼化企业在转型中加快延链补链和强链。

  五、 善抓机遇是应对困境的关键。危机来临的时候更需要保持镇定,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既要看到困难与挑战,更要看到机遇并善于把握机遇。当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形势日益严峻的时候,企业有没有新的机遇呢?一定是有的!企业家是在被动中等待,还是在做精做强的同时,主动分析当前的形势,善于发现机遇、捕捉机遇、把握机遇呢?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一定是把功夫用在了后一种情况!那机遇又在哪里呢?看看今天很多跨国公司,帝斯曼、赢创、科莱恩、朗盛、索尔维等都在剥离非主营业务,甚至忍痛剥离21世纪以来重点培育的高性能材料业务,聚焦于营养与健康等专用化学品、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强的业务,这对有些企业就是机遇。还有的企业因过去的过度膨胀使当前陷入资金链困境,正在进行资产重组或者破产拍卖,有的企业评估资产几十亿元,而挂牌价不到10亿元,这对有些企业就是机遇。再看看欧洲因天然气等原料和能源价格高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欧洲产区的生产装置开工率下降甚至关停,这对其他区域的企业就是市场的机遇。去年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化肥价格创了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美国、印度等都开足马力到国际市场上大赚外汇,就充分抓住了这一机遇。国内炼油企业因政策调控、化肥企业因新的法检程序耗时,错失了难得的机遇。目前,被称为“新三样”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和风能发电,对于电动汽车轻量化材料、新型轮胎,以及锂电新材料及其化学品、光伏和风能发电的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粘接材料等领域的企业,都有着新的市场机遇。这都是“危中有机”的最好诠释,所以说,新的机遇永远都不可能错过坚定、执着、有准备的人。

  就经济规律来讲,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是暂时的;就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来讲,新的机遇在向我们招手。